苹果又来抢钱了!瑞银最新报告甩出来一串数字:折叠iPhone物料成本5444元,售价直接干到1.5万,利润率高达58%!合着咱们买个手机,一半多的钱都是给苹果交的“品牌信仰税”?这哪是卖折叠屏,分明是把消费者当ATM机狂按!更绝的是,初期销量还预估1000-1500万部,合着全球有上千万人准备当这个“大冤种”?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苹果这波“天价折叠屏”到底是技术突破还是割韭菜新套路,顺便看看谁在背后偷偷数钱数到手抽筋!
一、5444元成本卖1.5万,苹果的利润率比茅台还狠?
先给大伙儿算笔账:瑞银说折叠iPhone的物料成本是759美元,约合5444元人民币。售价呢?1800-2000美元,换算过来就是1.3万到1.4万,取个中间值1.36万。简单一减,毛利就是8156元,利润率高达58%!58%是什么概念?茅台的毛利率也就91%,但人家那是白酒界的祖宗,苹果这是把手机卖出了奢侈品的利润率啊!
有人可能会说:“人家研发不要钱啊?专利不要钱啊?”这话没错,但咱们看看隔壁三星。瑞银拆解了三星Galaxy Z Fold特别版,物料成本790美元,比苹果还高31美元,结果人家售价也就1799美元,比苹果预估的最低价还低1美元。合着苹果成本更低,卖得更贵,利润率还高一大截?这操作,连三星看了都得喊一声“祖师爷”!
更讽刺的是,苹果这折叠屏技术还不一定是自己的。报告里明说了,显示面板主要靠三星显示,铰链可能用液态金属,供应商是Amphenol和鸿海。等于说,苹果把别人的零件攒吧攒吧,贴个logo就敢加价1万?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厨子不看菜谱,改看兵法了——苹果不搞研发,改搞定价玄学了!”
二、折叠屏到底是不是“智商税”?看完这几点你就懂了
咱们先别急着骂苹果黑,先想想:这折叠屏手机,到底值不值1.5万?
第一,刚需在哪儿? 现在的直板手机屏幕已经够大了,6.7英寸、6.8英寸一抓一大把。折叠屏展开7英寸,确实大了点,但揣兜里跟块板砖似的,单手操作跟练杂技一样。你说为了办公?真要办公的谁不用iPad?为了看视频?手机支架十块钱一个,不比举着折叠屏省力?说白了,折叠屏目前最大的作用,就是“我有你没有”的装X属性。
第二,技术成熟吗? 三星折叠屏出了多少年了?照样有“折痕门”“进灰门”。苹果虽然一向以品控著称,但首次做折叠屏,谁敢保证不出幺蛾子?万一用了半年,铰链松了,屏幕出了一道大折痕,去修一下估计又是半个手机的钱。到时候你是哭着继续用,还是咬牙再买一个?
第三,保值率如何? 苹果直板机保值率高,那是因为出货量大,系统流畅。折叠屏这种小众产品,一旦下一代出来,上一代立马跌成“电子垃圾”。去年花2万买三星折叠屏的,今年二手市场能卖8000就算不错了。苹果这1.5万的折叠屏,明年你想卖?估计黄牛都懒得收。
三、供应链笑开花:苹果吃肉,三星、鸿海喝汤也能撑死!
虽然咱们消费者觉得肉疼,但苹果这一波操作,可把供应链乐坏了。报告里列了一串“幸运儿”,咱们来看看谁是最大赢家:
三星显示:嘴上骂骂咧咧,身体很诚实。 虽然三星自己也做折叠屏,但苹果的订单它不敢不接啊!一年1500万片7英寸折叠OLED面板,这得让三星显示的生产线连轴转。更妙的是,苹果还拉来了LG显示当备胎,这下三星想涨价都难。不过没关系,量大啊!薄利多销,照样能赚得盆满钵满。
鸿海(富士康):老伙计,还得是我! 苹果的组装业务,鸿海永远是大哥。这次折叠屏铰链和钛合金外壳,技术难度高,鸿海凭借多年给苹果打工的经验,稳稳拿下大头。立讯精密虽然想抢点生意,但估计也就喝点汤。鸿海股价最近已经开始偷偷涨了,就等苹果官宣,来个“一字涨停”!
液态金属供应商:这波直接起飞! 以前液态金属这玩意儿,听着高大上,没人敢大规模用。苹果一来,直接给它带火了。Amphenol、Hirose这些公司,以前股价半死不活,现在好了,沾上苹果折叠屏的光,分析师直接喊“目标价翻倍”!
合着苹果这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自己赚58%的利润,还能带火一票小弟,这商业头脑,不服不行。
四、1000-1500万部销量:谁在为天价折叠屏买单?
看到“初期销量1000-1500万部”这个数字,我第一反应是:瑞银是不是喝多了?1.5万的手机,全球能卖上千万部?但仔细一想,还真有可能!
第一波:“果粉”中的“土豪粉”。 苹果每次出新品,总有那么一群人,不管多贵,必须第一时间入手。他们买的不是手机,是身份,是“我比你先用上”的优越感。1.5万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顿饭钱。
第二波:黄牛和经销商。 苹果肯定会搞“饥饿营销”,初期供货不足。黄牛们嗅到商机,连夜排队抢货,转手加价5000、1万,有的是人买。等过几个月货多了,黄牛早就赚翻跑路了。
第三波:企业采购和送礼。 有些公司为了“面子工程”,给高管配个折叠iPhone,显得有档次。逢年过节,送个折叠屏当礼物,比送烟酒茶有新意多了。这些团购订单,数量可不少。
不过话说回来,这1000-1500万部,大概率是“昙花一现”。等新鲜劲儿过了,谁还会花1.5万买个“祖宗”供着?到时候苹果可能又会降价促销,让第一批“大冤种”欲哭无泪。
五、苹果的“阳谋”:用折叠屏巩固“高端之王”地位
有人说,苹果出折叠屏,是为了跟风,怕被三星、华为甩在后面。我觉得没那么简单,苹果这是在下一盘大棋!
第一步:拉高品牌调性。 现在手机市场竞争太激烈,大家都在卷性价比。苹果要是也跟着卷,就掉价了。干脆出个天价折叠屏,告诉大家:“我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苹果,你们玩性价比,我玩奢侈品!”
第二步:试探消费者底线。 1.5万卖得动,下次就敢卖2万;卖不动,大不了降价,反正利润率摆在那儿,怎么都不亏。苹果就是要看看,消费者到底能接受多高的价格。
第三步:清库存,促换机。 折叠屏一出,肯定会有人觉得自己的老iPhone不香了,想换个新的。就算不买折叠屏,也可能买个最新款的直板iPhone。苹果这是“一石二鸟”,既赚了折叠屏的钱,又带动了其他机型的销量。
六、普通人该怎么办?别当“韭菜”,等降价!
看到这儿,估计有人会问:“那我到底该不该买?”我的建议是:除非你是土豪,或者苹果死忠粉,否则千万别当第一批‘韭菜’!
第一,等技术成熟。 第一代产品往往问题最多,等第二代、第三代出来,技术更稳定,价格也更便宜。就像当年的iPhone X,刚出来卖8千多,现在二手也就一千多。
第二,等降价。 苹果的尿性,新机型出来半年左右就会降价,或者搞促销。1.5万的折叠屏,一年后能降到1万以内就不错了。
第三,想想自己到底需不需要。 如果你只是刷刷微信、看看视频,直板手机完全够用。折叠屏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个“用了几次就扔抽屉”的摆设。
当然,如果你不差钱,就想体验最新科技,那当我没说。但别忘了,等你拿着折叠iPhone在地铁上炫耀的时候,别人可能在心里默默说:“看,又一个被苹果割韭菜的!”
结语:苹果赢了利润,输了人心?
说到底,苹果折叠iPhone定价1.5万,本质上是一场“豪赌”——赌消费者愿意为品牌和稀缺性买单。从商业角度看,苹果大概率会赢,利润率58%,销量1000万部,光这一个机型就能赚几百亿。但从消费者角度看,这种“天价策略”只会让更多人觉得苹果越来越“不接地气”。
以前,苹果靠创新改变世界;现在,苹果靠定价“割遍世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苹果的发布会不再让人期待“又有什么黑科技”,而是“这次又要涨多少钱”。或许,这就是商业的本质——逐利。但别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有一天,消费者厌倦了为“品牌信仰税”买单,苹果还能笑得出来吗?
最后,送给苹果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也送给各位消费者一句话:“捂好自己的钱包,别让苹果把你当‘提款机’!”
发布于:陕西
相关推荐
苹果折叠机卖1.5万?物料成本才5千!果粉:这波韭菜我认了!
苹果Vision Pro物料成本曝光,超万元~
英伟达H100加速卡物料成本仅3000美元,毛利率超90%!
vivo折叠机慢了,能顺利“冲高”吗?
我是一根特斯拉韭菜
中企需要努力,苹果必须被“取代”!网友:厚颜无耻割韭菜!
小米需要折叠机
三星折叠机同一位置1年漏液3次,记者介入后才给保内维修
币圈新“韭菜”:从狂欢到失语,信仰崩塌于一夜之间
6大年度“割韭菜”项目,看完我都佩服这些商业“奇才”
网址: 苹果折叠机卖1.5万?物料成本才5千!果粉:这波韭菜我认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3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