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4个毛头小子干出700亿,程序员要失业了?00后笑了

4个毛头小子干出700亿,程序员要失业了?00后笑了

四个2000年后出生的毛头小子,三年时间,从麻省理工的宿舍里捣鼓出一个编程工具,现在估值711亿人民币!这什么概念?相当于3个半B站,或者20个瑞幸咖啡的市值。更离谱的是,他们没花一分钱营销,靠程序员口口相传,一年就赚了5个亿。这哪是创业,简直是坐着火箭印钞票!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四个00后到底踩中了什么风口,能让硅谷大佬抢着送钱?而这疯狂的估值背后,是不是又藏着一个随时会爆的泡沫?

一、从“吐槽代码”到“估值700亿”:这届00后太会抓痛点了

先说个冷知识:全世界的程序员,每天至少有30%的时间在干两件事——骂代码和复制粘贴。你以为写代码是高大上的脑力劳动?错了!大部分程序员的日常是:对着屏幕发呆两小时,突然想起某个函数怎么写,然后疯狂谷歌“Java怎么遍历数组”,最后复制粘贴改改参数交差。这活儿干久了,谁不崩溃?

Anysphere的四个创始人,就是崩溃大军里的“显眼包”。2022年某天深夜,这四个麻省理工的学生在实验室“熬大夜”写代码,写着写着就吵起来了:“这破工具能不能智能点?”“记不住代码库的我像个傻子!”“重复性工作能不能让机器干?”吵到最后,有人拍桌子:“要不咱自己做个工具?”

就这么一句气话,半年后,Cursor诞生了——简单说,这就是个“AI版编程助手”。你写代码时卡壳了?按个快捷键,它直接帮你补全;你想实现某个功能但不会写?直接打字问它“帮我写个用户登录界面”,它唰唰就给你整出来;甚至你整个项目想加个身份验证系统,它能自己扒拉你所有代码文件,改完还告诉你改了哪。

听起来是不是和GitHub Copilot、ChatGPT代码模式差不多?但人家牛逼就牛逼在“懂你”。普通AI助手是“你说一句,它干一句”,Cursor是“你说个目标,它自己想办法”。比如你让它“优化这段代码性能”,它会先分析你整个项目的逻辑,再告诉你“这里用哈希表能快10倍”,甚至帮你把旧代码全换成新的。这种“保姆级服务”,哪个程序员顶得住?

所以Cursor一上线,程序员圈子直接炸了。有人说“用了Cursor,每天下班早两小时”,有人调侃“现在写代码就像和AI唠嗑,它比我老板还懂我”。最绝的是,这四个00后一分钱没花在广告上,全靠程序员在GitHub、Stack Overflow上自发安利。就这么着,一年时间,用户破百万,年收入从1亿飙到5亿,成了史上成长最快的初创公司。

二、“卖铲子”的终极套路:别人淘金我卖水,别人卖水我卖水管

为啥这四个年轻人能这么猛?说白了,他们玩明白了“卖铲子”的终极套路。

19世纪加州淘金热,几万个人冲过去挖金子,最后发财的没几个,但卖铲子、卖牛仔裤的李维斯赚翻了。后来互联网泡沫,大家都去搞门户网站,结果给网站提供服务器的思科成了巨头。现在AI热,所有人都想搞大模型、做ChatGPT,这四个00后偏偏转头给搞AI的人“送工具”——这不就是“铲子中的铲子”吗?

你想啊,现在全球有多少人在搞AI?OpenAI、谷歌、Meta这些大厂不算,光是中国,每天就有上百个AI创业公司注册。这些人天天要写代码、调模型、改BUG,谁不需要趁手的工具?Cursor就像给大厨递菜刀的,你炒你的菜,我保证你刀快、顺手、还能自动磨刀。

更狠的是,他们不光卖铲子,还想把“挖金子的流程”都给你优化了。普通编程工具是“你用我,我帮你省时间”,Cursor的野心是“你用我,我帮你重新定义怎么写代码”。他们搞了个叫“模型上下文协议(MCP)”的东西,简单说就是让AI能“看懂”你整个项目的逻辑,而不是只盯着眼前几行代码。这就好比以前的AI是“近视眼”,现在突然戴上了“全景眼镜”,能帮你从全局角度写代码。

这种“降维打击”,直接让竞品们傻眼了。GitHub Copilot背靠微软,Amazon Q有亚马逊生态,但在Cursor面前,都成了“功能残缺版”。有程序员吐槽:“用Copilot像在和实习生对话,用Cursor像在和架构师合作。” 就这么着,世界500强一半的企业成了他们的客户,每天靠用户交的20-40美元月费,躺着赚钱。

三、三年估值700亿:是天才还是资本疯了?

最让人惊掉下巴的,还是他们的融资速度。2024年8月A轮融资,估值4亿;4个月后B轮,估值26亿;又过4个月,直接飙到99亿美元(711亿人民币)!这哪是融资,分明是坐火箭。

更离谱的是投资人名单:A16z、Thrive Capital、Benchmark——全是硅谷最顶级的VC,抢着给他们送钱。A16z的合伙人Sarah Wang甚至说:“我们要见证他们席卷编程世界。” 这话说得,好像生怕钱送慢了。

为啥资本这么疯狂?有三个原因:

第一,“AI+工具”是眼下最稳的“变现赛道”。大模型烧钱如流水,盈利遥遥无期;AI应用五花八门,但死亡率90%。只有给AI从业者做工具的公司,旱涝保收——只要还有人搞AI,就需要写代码;只要写代码,就需要Cursor这样的工具。这种“卖水人”逻辑,资本最爱。

第二,这四个00后太会讲故事了。他们不是说“我要做个编程工具”,而是说“我要让编程像说话一样简单”。你想啊,要是以后普通人都能用Cursor写代码,那市场得有多大?这画饼能力,比马斯克说要上火星还让资本兴奋。

第三,一级市场的钱实在没地方去了。现在全球VC都患上了“AI焦虑症”,生怕错过下一个OpenAI。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53%的风投都砸进了AI,美国市场更是占了70%。钱太多,好项目太少,所以但凡沾点“AI+实用工具”的边,资本就像饿狼扑食一样冲上去。

但这里必须泼盆冷水:700亿估值,真的合理吗?现在Cursor年收入5亿,估值是年收入的140倍。而微软、谷歌这种成熟科技公司,估值也就年收入的10-20倍。就算它增长快,一年翻5倍,要多少年才能撑起这个估值?更别说现在竞品们都在疯狂追赶,OpenAI刚花30亿收购了Codeium,GitHub Copilot也在升级功能。这四个00后,真能坐稳“编程工具一哥”的位置吗?

四、狂欢背后的隐忧:热钱都去AI了,其他行业怎么办?

有人欢喜有人愁。当Anysphere们拿着天价估值狂欢时,另一些行业正在被资本“抛弃”。

最惨的是biotech(生物科技)。2018年巅峰时期,全球biotech初创公司一年能融几百亿,现在呢?融资额暴跌92%!为啥?因为以前投biotech的大佬,比如A16z、NEA,现在全都跑去追AI了。有分析师吐槽:“以前开会聊的是‘这个药能不能治癌症’,现在张口闭口都是‘这个AI能不能降本增效’。”

这事儿想想就后怕。AI是很重要,但biotech、新能源、新材料这些“硬科技”,哪个不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现在资本一股脑扎进AI,就像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大家都去搞门户网站,结果呢?泡沫一破,死一片。

更讽刺的是,AI行业自己也在“内卷”。今年YC创业营144个项目,66个都说自己是“AI agents”(AI代理),恨不得把“AI”俩字刻在脑门上。这些项目里,到底有多少是真创新,多少是跟风骗钱?没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所有钱都涌向同一个赛道,泡沫就离破灭不远了。

当然,你可能会说:“人家00后凭本事赚钱,关你啥事?” 这话没错。但我们更该思考的是:这种“三年700亿”的神话,到底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还是资本催熟的畸形?如果年轻人都觉得“搞AI工具来钱快”,谁还愿意沉下心来做那些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硬骨头”?

五、结语:别只看到700亿,更要看到背后的“时代密码”

说到底,Anysphere的故事,既是四个天才少年的逆袭,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它告诉我们:在AI时代,“给聪明人做工具”比“自己当聪明人”更赚钱。就像当年李维斯靠牛仔裤征服淘金者,现在的Cursor,就是靠“AI牛仔裤”征服了程序员。

但它也提醒我们:资本的狂欢永远是短暂的,只有真正解决问题的技术才能活下来。700亿估值听起来很吓人,但如果有一天,更牛逼的编程工具出现,或者AI直接能自己写代码了,Cursor的神话会不会一夜崩塌?

最后,送给所有想创业的年轻人一句话:别光盯着Anysphere的700亿,多想想他们当年在实验室“熬大夜”吐槽代码的样子。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是从解决一个“小痛点”开始的——至于能不能变成独角兽,那得看运气,更得看你能不能在资本狂欢时,守住自己的节奏。

毕竟,淘金热总会结束,但好用的铲子,永远有市场。只不过别忘了,铲子太多,也会卷成“血海”啊。

发布于:陕西

相关推荐

4个毛头小子干出700亿,程序员要失业了?00后笑了
4个00后,三年干出700亿超级独角兽Anysphere
两年干出100亿美元,25岁程序员把AI玩疯了
4个00后,三年干出700亿超级独角兽
全球首个AI程序员问世,人类要失业了?
35岁程序员失业?真相来了!这行真不靠青春吃饭!
中年破产的失业程序员,转行华强北手机维修工之后
第一批创业的00后,已经败光几十万
00后连工作都找不到,去哪整顿职场?
我在硅谷失业了

网址: 4个毛头小子干出700亿,程序员要失业了?00后笑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38627.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