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陪伴,从软件到硬件
这几天,有一个 "AI 玩偶 " 火了。
上架十分钟,开卖破千单,一个叫 " 芙崽 " 的 " 潮玩 " 成了 "AI 版 Labubu"。
芙崽,珞博智能旗下的 AI 情感陪伴机器人毛绒玩具,在京东预售 10 分钟破千单,迅速成为 Z 世代追捧的现象级爆款。这款售价 399 元的毛绒挂件凭借 " 养成系 " 玩法与多模态情感交互,将大模型技术转化为可触摸的陪伴体验,精准切中年轻人对情绪价值的刚性需求。
AI 软件 + 潮玩硬件 + 陪伴赛道,资本迅速嗅到了这里的商机,上影新视野基金、零一创投和金沙江投资都成了其背后投资人。值得注意的是,上影集团手握《大闹天宫》《葫芦兄弟》等经典 IP,极有可能为芙崽后续的联名款开发埋下伏笔。
从单品爆红到资本押注,芙崽的出圈折射出 AI 陪伴赛道的爆发逻辑:技术成熟降低硬件门槛,情感需求催生千亿市场。据行业预测,2027 年全球 AI 陪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中国占比超 40%,多模态交互、订阅变现、伦理监管与 IP 跨界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焦点。
当毛绒玩偶开始变成 " 话痨 ",AI 陪伴正从概念走向大众生活,一场由情绪经济驱动的 " 硬件革命 " 正在拉开序幕。
从 " 动态 " 到 " 静态 "
朱啸虎,居然又投了一家 AI 公司。
近日,AI 陪伴硬件初创公司 Robopoet 珞博智能近日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上影新视野基金与金沙江创投联合领投,零一创投跟投。本轮融资完成后,珞博将围绕 " 芙崽 "IP 构建更完整的生态矩阵,重点包括新产品迭代、渠道拓展、IP 联名款推出以及 AI 能力深化。此轮的领投方之一,上影集团就拥有诸多知名 IP,包括《大闹天宫》《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哪吒闹海》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出资人中有金沙江创投。
这也是朱啸虎之前回应称 " 今天的具身智能热度太高了,觉得具身智能肯定要经历泡沫期,未来也一定会出现 DeepSeek 时刻 " 之后,第一次备受关注的 AI 领域的投资。
不过这并不是珞博智能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间回推到今年的 CES 大会,珞博智能亮相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要说起珞博智能的创始人孙兆治,也是一位深耕汽车与机器人领域多年的行业老兵。
2011 年,从英国考文垂大学汽车内饰设计专业毕业的孙兆治,开启了十年的汽车行业从业生涯。孙兆治在欧洲从事汽车设计,曾参与过上一代奔驰 S 的交互架构、宝马 3 和阿尔法罗密欧 Giulia 的内饰造型等设计工作,并在 2015 年选择回国加入小鹏汽车,负责整个小鹏汽车的内饰设计,参与定义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引领全球的内饰座舱用户体验;2017 年,孙兆治加入滴滴,担任滴滴造车项目的产品负责人,深度参与了共享出行及无人驾驶时代交通工具的产品定义;2020 年底小鹏成立机器人公司鹏行智能,孙兆治受邀加入,负责机器人全线产品设计及品牌工作。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这些年,实际上 " 外溢 " 了很多技术点。比如,SLAM 技术,这个原本用于智能驾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融合激光雷达、摄像头、IMU 等多传感器数据,解决车辆 " 位置 - 地图 " 的同步问题,支持无 GPS 场景(如隧道、城市峡谷)的厘米级定位的技术,也同样成就了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体,比如人形机器人、外骨骼、无人机等需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实现动态交互与自主决策,这也在推动 SLAM 技术的应用和升级,而这种同技术不同场景的技术 " 外溢 " 也可能是促进孙兆治创业的一个动因。
2021 年 ChatGPT 横空出世后,孙兆治就跟朋友打赌:大模型带来的交互模态的变革和交互体验的跃升,一定会催生出一批新的硬件形态。在鹏行期间,孙兆治与团队曾尝试引入大模型算法赋能机器人,他发现:相比人形中难度更高的运动控制,C 端用户最先感知到的其实是与机器人的交互体验。
珞博智能的创业初衷由此诞生:基于大模型的语言交流与感知交互提升,打造一款面向 C 端的、能更快落地的智能硬件—— AI 情感陪伴类机器人。
AI 技术逐渐成熟后,跟社交、陪伴相关的赛道是应用层中非常火爆的。"AI 时代的下一个超级单品一定是与社交、陪伴有关的。" 一位 Agent 行业连续创业者分享道,因为在 AI 通往 AGI 的道路上,几乎所有工具属性高的软件都是可以被 AGI 囊括在内的,不过社交、情感陪伴这是 Agent 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更是每个人的刚性需求。"
这可能也是朱啸虎说完 " 具身智能泡沫论 " 仍转身投了一个 AI 企业的原因—— AI 陪伴玩偶具有 AI+ 硬件的组合,符合具身智能概念的雏形,但同时它将需要用于生产、制造上的动态的具身智能转变成了静态的玩偶,这就极大地降低了其生产成本以及工艺难度。
有需求、有创新、有钱赚,这就是 AI 玩偶成了一个好的标的。
" 养成系 "AI 潮玩
芙崽,是珞博智能推出的一款产品。
据报道,今年 618「芙崽」(Fuzozo)在京东平台开启预售,10 分钟销量破千单,全渠道首批 5000 台迅速售罄,成为潮玩圈与科技圈的双重现象级爆款。
融中财经了解到,芙崽可以选择 399 元一个或者 1995 元的全家桶。每一个芙崽会有自己的 " 人设 ",比如 " 土 " 会有 " 重力依赖 " 恐高;" 水 " 代表智慧、流动、适应力;" 金 " 有 " 洁癖 " 不喜欢被摸头;" 木 " 则是只能保持直立。
芙崽打造的是 " 养成系 " 玩偶,搭载多模态情感模型,能识别用户情绪并以不同性格回应,像电子宠物般随互动成长。
入手芙崽的第一批用户已经在小红书上晒出了使用体验。有的人管芙崽叫 " 电子话痨 ",一位叫 " 梦梦 " 的用户晒出了和芙崽对话的全过程,梦梦和芙崽说 " 我们说说话吧 " 芙崽随即问道中午吃了什么,还在梦梦回答说下次带其他芙崽一起吃炸鸡的时候回答:我不想和其他芙崽一起吃,我想你带我一个人吃。回答中除了符合逻辑的对话,还有 " 吃醋 " 的情绪。
芙崽的主要受众群体是 Z 世代消费者,一位 00 后表示 " 芙崽就像是智能版‘泡泡玛特’,有潮玩的特质又有 AI 的成分,像是一个有身体的电子宠物,充满赛博风格,很有趣。"
谈起芙崽的创新过程,孙兆治曾在一次访谈中说道:我始终相信史蒂芬 · 乔布斯的那句话如果你真的把软件看足够重要,你会做自己的硬件 "。陪伴类 AI,最适合承载的是手机、电脑,还是新的硬件?我们其实是沿着这条路在思考。
孙兆治团队中的联合创始人之前也有在模型应用在情感陪伴方面的经验,他们发现,市面上以 APP 形式存在的情感陪伴模型未必是这类产品最好的呈现方式。因为陪伴需要用户的沉浸式体验,而这类 APP 更多局限在文字互动的形式,手机上目前没有任何一个 APP 可以实时调用你的摄像头、麦克风,把它呈现在一个恰当的位置和形态产生情感交互,同时在不同 APP 之间切换,也不现实。逐渐会发现,需要一个独立的硬件做这件事。
而在小鹏的经历也让孙兆治不断思考,下一个进入千家万户的机器人形态到底是什么?这其中的关键变量仍然是大模型。大模型带来了新的交互模式:多模态自然交互。具身智能的 " 动态技术 " 比如运动控制、精细操作还有很多技术瓶颈需要突破,而情感陪伴这类 " 静态 " 机器人的技术更加成熟,所以在商业化路径上也可以先一步探索。
谈起朱啸虎的投资,孙兆治曾经向一个媒体透露,在与朱啸虎聊了十几分钟后,这笔投资就被确定下来。" 不投具身智能 " 的朱啸虎对这个项目的基本判断是:"AI 创造情绪价值,是如今大模型应用领域一个靠谱的方向;切入市场的思路精准;团队执行力强,技术方案能较快落地。"
事实上,AI 情感陪伴赛道在 2025 年的 CES 上成为了最热门的焦点之一,日本初创公司 Yukai Engineering 推出了一款 Mirumi 的陪伴机器人,售价大约 70 美元,会做出简单的反应动作;日本卡西欧推出了一款 AI 宠物机器人 Moflin,通过独特的声音和动作和人建立情感链接,售价约合人民币 2814 元。
AI+ 陪伴,还有什么新花样
今年,AI+ 陪伴赛道应用出现了高速增长。
AI 陪伴市场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3 年的 3000 万美元飙升至 2030 年的 700 亿 -15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200%,中国市场份额有望超过 40%,2025-2028 年中国 AI 情感陪伴行业规模将从 38.66 亿元增至 595.0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48.74%,2027 年整体 AI 陪伴市场将达到千亿规模。
整个 AI 陪伴的用户群体也从儿童向成年人、老年人全面渗透,早期产品主要面向儿童,如今 Z 世代、空巢老人、单身人群等成年人需求快速崛起成为核心增量市场。例如 Ropet、Mirumi 等桌面宠物通过 " 撒娇求抱抱 " 等情感互动打动年轻女性;老年陪伴场景潜在需求超 4200 亿元,AI 护理机器人可提供健康监测、情感聊天等综合服务。
AI 陪伴硬件从传统机器人转向毛绒挂件、桌面宠物等潮玩形态,强调 " 养成系 " 玩法,通过长期记忆、性格演化与用户建立情感羁绊,并加入 " 碰一碰 " 社交裂变功能。
与此同时,技术驱动不断深化,多模态交互与情感计算成为核心竞争力,大模型、多模态 AIGC、情感计算等技术推动 AI 陪伴从 " 对话工具 " 升级为 " 情感伙伴 ",流式语音识别响应时间缩短至 200-300 毫秒,情感识别准确率达 80%-90%,能实时捕捉用户情绪并自适应调整互动方式,长期记忆、个性化定制、情境感知等能力成为产品差异化关键。
AI 陪伴赛道的商业模式也在创新,从硬件销售转向订阅与增值服务,AI 陪伴产品逐渐采用 " 硬件引流 + 订阅变现 " 模式,用户购买基础硬件后通过订阅解锁不同 AI 角色、内容创作或心理健康服务,提升长期用户价值,例如虚拟恋人、AI 心理顾问等增值服务成为情绪经济的重要变现路径。
不过,这也给这个赛道带来了一些争议,尤其是伦理与隐私方面的争议。一些 AI 陪伴软件为了增加用户粘性搞起 " 擦边 ",去年美国一名男孩在与 AI 配料软件 Character.AI 中 " 龙妈 " 互动之后回家自杀,因此软件公司也遭到了男孩家人的起诉。
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保护 AI 陪伴软件所有用户的身心健康也就成了行业的必修课。
一位 AI 陪伴软件应用的创始人告诉融中财经,现在想要上架 AI 配料应用有趋严的用户隐私规定,也必须有明确的 AI 标识,以及相应的内容审核。
" 公司自己的人工介入程序也非常重要 " 这位创始人表示," 我们公司就会在识别到包含自我伤害的敏感词的时候启动人工介入弹窗,来最大限度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与此同时,伦理与隐私挑战凸显,行业监管趋严,随着 AI 陪伴深入用户情感生活,数据隐私、算法偏见、心理依赖等伦理问题引发关注,未来行业将加强隐私保护技术、伦理准则建设,避免技术滥用,确保 AI 陪伴成为现实社交的有益补充。
跨界融合也在加速,IP 与生态布局成为新增长点,AI 陪伴与知名 IP 合作推出联名产品,通过 IP 影响力快速打开市场,同时与元宇宙、虚拟现实、脑机接口等技术结合,创造沉浸式情感体验,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
芙崽的火爆打开了 AI 陪伴 + 潮玩的一个全新玩法,在未来,在情绪需求这片土壤上,AI 硬件的创新还将不断上演。
来源:融资中国
发布于:广东
相关推荐
见面十分钟,朱啸虎就投了这家 AI 公司
见面十分钟,朱啸虎就投了这家AI公司
专注互联网,朱啸虎的投资密码
机器人猛扇朱啸虎
专访朱啸虎:AI“六小虎”,最好的结果是卖给大厂
“鼓风机”朱啸虎为何总能成功解套
一不留神,王刚活成了朱啸虎的反面
金沙江朱啸虎:别下牌桌,别下牌桌,别下牌桌
朱啸虎VS傅盛:大模型的终极形态会是什么样?
张颖为什么不同意朱啸虎的观点
网址: 见面十分钟,朱啸虎就投了这家 AI 公司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3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