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小米YU7冲击波:流量狂欢后,汽车设计将流行“美学平权”?

小米YU7冲击波:流量狂欢后,汽车设计将流行“美学平权”?

“3分钟,20万单!1小时,28.9万单!”

6月26日,小米YU7用一串足以载入汽车工业史的数字,改写了汽车行业的竞争规则。

然而,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将小米汽车自身与整个行业卷入了一场充满机遇与风险的漩涡:产能危机、口碑反噬、对手恐慌、设计争议……一场由流量主导的汽车行业新故事,正以前所未有的戏剧性方式展开。

流量盛宴的帷幕已然拉开,但盛宴之下,暗流汹涌。

流量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被流量“反噬”这事,小米有前车之鉴。

2024年3月28日,雷军站在聚光灯下,用一场堪比苹果发布会的“科技春晚”将小米SU7推向市场。4分钟大定破万的成绩刷爆社交平台。彼时的雷军,是“劳模企业家”,是“科技极客”,更是“米粉心中的神”。

然而,短短一年后,这位“流量之王”却深陷舆论漩涡——安徽高速事故、SU7 Ultra碳纤维机盖争议……曾经引以为傲的网红营销,成了反噬品牌的利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流量越大,争议越大,可以预想YU7往后的命运,将被网友或同行们拿着放大镜找缺点,稍有不慎,熟悉的剧情将会重新上映。

深谙流量双刃剑属性的雷军,显然意识到了这一潜在隐患。他担心的不仅是来自流量的反噬,更包括同行的“捧杀”,意识到这一点后,他立即付诸行动。

4月18日,雷军的一场个人直播,被他开成辟谣专场,试图停止这场“造神大戏”,他在直播间几乎回应所有网络热门梗:不是高考状元、没考过700分,人生低谷期卡里也没有冰冷的40亿,请大家帮我辟谣。

直播临近结束,雷军还说:

“我其实是个社恐,网上有人说我真会营销,我都没话说了。”

讽刺的是,这场旨在‘降温’的辟谣直播,本身却成了一场现象级的流量盛宴:直播最高同时有101万+人在线,总点赞数逼近2亿,一场直播涨粉超过83万,直播期间更是稳居热榜排名TOP 1。

而在6月26日的小米YU7发布会后,雷军再次接受媒体群访并回应小米汽车境况,以及过去以来小米曾经历过“流量反噬”、负面舆情等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环境,无论哪个企业比较火,它的舆情都特别复杂。应对这个时代变化,小米会谨言慎行,对每一句话要说的准确,把事做好,因为任何瑕疵都可能被放大。”

流量沉寂之后的第一个“瑕疵”已经显现:截止7月2日,YU7标准版交付周期长达58-61周,即便顶配Max版也要等待39-42周,甚至连SU7的交付时间也需要38-41周,SU7积压的十几万辆订单尚未消化,YU7又新增近29万订单,累计待交付量接近50万台。

从北京亦庄的相关文件看,小米在建设工厂扩张产能上已经足够“鸡血”,但还远远不够。一期工厂月产能极限仅2.5-3万台,目前已经全负荷运转。二期工厂投产后,前期月产能不足,后期拼尽全力才能媲美一期。而三期工厂尚在规划,恐怕最快也要2026年才能投产。

“卖爆”本身已成系统性风险,面对这50周以上的交付周期,部分消费者已经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是真的需要这个产品,还是被氛围裹挟?

友商降价应对YU7冲击波

小米YU7这波现象级的“爆单”,更是给友商们带来了无差别的冲击波,引发了一场车圈大恐慌。

据《晚点 Auto》独家消息,小鹏内部火速调整G7定价,预售价或从23.58万断崖式下探至20.99万,悍然击穿21万心理大关——不惜血本的“割肉求生”,明眼人皆知,其目的正是为避开YU7的致命锋芒。

智界反应更为迅猛,在YU7发布当日即限时补贴2万元、综合补贴最高至5.4万元,时间截止到7月31日,根据外界推测,智界此举大概率是受到小米YU7影响。

乐道L60、极氪7X、智己LS6、阿维塔07、岚图知音等一众与YU7贴身肉搏的车型,销量阵地瞬间遭受重压。极氪杭州奥体中心店的景象堪称缩影:YU7发布后的首个周末,展厅客流惨遭腰斩(同比暴跌52%);昔日日均3-5台的极氪7X,两天仅售出1台。

最惨的是小鹏G7,还没正式发布,就已经承受了YU7的压力,在何小鹏的小红书上,无数网友表示小鹏G7的外观没有小米YU7好看,但凡G7的外观好看点,都不会去买YU7。这直观反映了在流量裹挟下,消费者对颜值的极致追求,已超越了对品牌历史或技术参数的考量。

 图源:小红书

大家一起围攻光明顶,没想“列强”竟是你小米。

为了应对小米YU7的冲击波,友商们纷纷开启了抢单模式,据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智己、蔚来、极氪、智界、阿维塔等品牌均已启动“截胡”策略。

以蔚来为例,如果购买蔚来品牌旗下车型,可报销YU7锁单定金5000元;若选购乐道车型,也可报销5000元定金,但需经过店长申请报备;购买萤火虫车型则可以报销2000元定金。

极氪的销售人员则表示可报销YU7定金,不过地区不同政策也不同,比如在四川,已下定YU7的消费者转购极氪则可能获得积分奖励。在长沙,YU7车主转购智己可享受定金报销;在西安,YU7车主转购智己后,其定金将转换为电卡费用,可于全国大部分充电桩上使用。

对于友商“截胡”这个事,雷军也坦然接受,甚至主动推荐起友商车型。在7月2日的直播中,雷军表示“如果大家急着用车,我觉得国产新能源车都还不错,比如明天将发布的小鹏G7、月底将发布的理想i8,当然,Model Y也不错。” 

同时也表达了对部分友商通过诋毁来抢单的不满:“实话实说,内容不太准确,甚至有一些诋毁和歪曲,我觉得大可不必,每个产品有自己的优点,自信的话讲自己优势就行,没必要诋毁。”

无论如何,这场由小米单方面掀起的“订单战争”,已迫使整个行业陷入集体焦虑,不惜代价争夺那被YU7洪流裹挟的、所剩无几的消费者注意力。可见,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款“爆品”足以瞬间改写竞争规则,让所有对手沦为被动防御的“恐慌者”。

“美学平权”时代,原创设计还重要吗?

造车的逻辑很简单,就是为了把车卖出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车企的共识是,技术决定一切,但市场当下对YU7的反应告诉他们,颜值才决定一切。这迫使整个行业重新审视一个核心问题:在争夺消费者注意力的战争中,原创设计的尊严是否必须向“流量密码”低头?

从SU7的“保时米”称号到YU7的“法拉米”调侃,小米汽车的设计语言始终游走在高端经典与微妙模仿的边界线上。

在小米YU7发布官图的那天,法拉利官方发了一条意味深长的动态,晒出自家定制版绿色车型,配文强调“家族传承与原创精神”,被网友解读为内涵小米。

图源:法拉利微博 

不过,小米汽车设计总监Shin在视频中否认参考法拉利车型,雷军则发文称“小米YU7继承小米汽车家族设计,是延续,也是进化”。从法律角度看,中国专利法规定外观侵权需要五视图1:1的复刻,而YU7在机盖线条、尾灯细节等均有改动,处于“擦边但不违法”的灰色地带。

这种“撞脸”争议不是第一次。去年第一款车SU7就因为长得像保时捷Taycan,被戏称“保时米”,保时捷当时用“心有灵犀”轻描淡写带过。

有网友吐槽:“以后造车就两步——先选对标豪车,再改个名字贴标。”

图源:小米汽车

在3分钟20万订单的冲击下,其他车企很难不去效仿小米的造车逻辑,它向所有车企,尤其是那些在销量泥潭中挣扎的品牌,展示了一条看似“捷径”的生存法则:

与其投入巨资和漫长时间进行原创设计探索与核心技术创新,不如精准“对标”一款已被市场验证成功的豪华车型外观,进行快速、低风险的“本土化改良”。

传统车企CEO受制于职业经理人身份,或许难以复制同类营销,但是在造车这件事上可像素级复刻小米。电车通预测,保时捷、法拉利、兰博基尼等品牌的经典设计元素,将被无数CAD图纸反复解构、重组,成为下一波“流量新车”的蓝本。

面对这种趋势,消费者态度呈现撕裂。一部分人欢呼这是“美学平权”,让普罗大众仅以普通品牌的价格,便能拥有媲美顶级超跑的设计美感,满足了“面子”需求。

然而,另一部分人则深感忧虑,认为这是品牌原创精神与核心自信的集体溃败,长此以往,将导致汽车设计同质化严重,真正的创新被扼杀,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写在最后

3分钟20万订单的成绩,既是王冠,亦是枷锁。

这场由流量主导的盛宴,终究要面对现实,电车通也抛出四问:

1、产能上,交付周期以“年”为单位计算,消费者的热情能否抵挡时间的消磨?

2、设计上,当“撞脸”争议成为品牌挥之不去的标签,原创的尊严又将何处安放?

3、行业都在竞相追逐流量的幻影,谁又能沉下心来锻造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4、当“像谁”比“是谁”更重要,当“流量”成为衡量设计价值的首要标准,汽车行业在拥抱流量狂欢的同时,是否已亲手将其尊严碾得粉碎?

流量终会退潮,唯有口碑永立潮头。

发布于:广东

相关推荐

小米YU7冲击波:流量狂欢后,汽车设计将流行“美学平权”?
雷军晒小米YU7手稿,强调继承家族设计
雷军欢喜!小米汽车风波后首份财报,称“SU7没对手,YU7价格还没定”
精准便宜1万,小米YU7能否扳倒特斯拉Model Y?
再次对标特斯拉,雷军深夜复盘小米YU7创造奇迹背后的热门问题
小米YU7的门把手——隐藏式设计电动内翻门把手, 你们觉得如何?
还没上市就被曝黑料?小米YU7遭遇“黑公关”
雷军:YU7定价将在开售前1-2天确定,小米汽车业务预计今年三四季度实现盈利
小米YU7交付周期最长56周,顶配版需等8个月
YU7发布当夜雷军深度复盘实录,首次回应“小米不是靠营销赢”

网址: 小米YU7冲击波:流量狂欢后,汽车设计将流行“美学平权”?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38406.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