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撰文丨华剑
外卖市场“三国杀”要来了?
前些天,京东突然宣布要做外卖,还放出大招,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消息一出,引起全网热议:“这是要掀掉美团的桌子!”
要知道,外卖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美团和饿了么的天下,美团早已稳居头把交椅。
在外卖市场,腾讯控股的美团,占了约65%的市场份额,而阿里支持的饿了么,占了约35%的份额。这俩巨头把市场一瓜分,基本就形成了“双寡头垄断”。
数据显示,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为5.45亿人,占网民总数近半,2023年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占餐饮总收入的22.6%。自2008年成交第一单外卖到现在,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外卖市场。
如此庞大的市场,如今却是美团、饿了么两家独大,此时商家们也开始抱怨平台抽佣太狠,骑手们抱怨平台规则太死,消费者们抱怨经常吃到预制菜。说明什么?一个无限接近“垄断”的市场,确实不是什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市场。
所以,这个时候冲进来“搅局者”,不见得是坏事。
京东之前,其实就有不少互联网大厂想在外卖市场分一杯羹。
比如百度,在2014年靠自身资源和高端定位,进军外卖市场。2015年一度拿下白领市场占有率第一。但到2016年春节,骑手一放假,订单就乱套了,业务直接受挫。
再加上美团和饿了么的激烈竞争,百度外卖市场份额一路下滑,根本挡不住。所以在2017年,百度外卖就被饿了么收购了,并改名“饿了么星选”,到2021年,“饿了么星选”APP停运,服务并入饿了么APP,百度外卖彻底消失。
除此之外,字节跳动也曾在2021年搞了个“心动外卖”,内测的时候风风火火,没成想,短短5个月后就暂停内测,相关小程序也下架了。如今,抖音将“团购配送”业务升级为“随心团”,专心搞团购优惠券,生意还不错,就是路子跟外卖配送可以说有着明显的区别。
而京东这次“下场”,看似突然,其实早已有所准备。2015年它就搞了个“京东到家”,开始做即时零售,2016年和达达合并后,一直在完善配送体系。
其实要说京东做外卖,还真有不少血脉压制的“先天优势”。
首先是它有一直引以为傲的物流和供应链体系,配送效率没得说,光达达旗下,就已经有超百万骑手了,这些都是它在外卖市场竞争的底气。
其次是用户基础,这次京东上线了独立入口,放在了京东多用户终端的耀眼位置。要知道,京东APP光是活跃用户已经有6亿了,这些可都是外卖潜在的消费群体。
还有京东采取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不跟美团、饿了么在“烧钱补贴”上死磕,而是专注于特定场景,比如高端餐饮、生鲜即时配送这些领域,服务那些对品质和服务要求高的用户。
这可是击中了消费者的“痛点”,老百姓已苦美团、饿了么“地沟油套餐”和“预制菜”久矣。
不过,京东要想在外卖市场站稳脚跟,难度仍不小。首先是市场份额就那么多,要想从别人嘴里抢到一份,就得切到两大巨头的“大动脉”。
要知道,美团和饿了么在外卖市场“双雄割据”已十几年,消费者和商家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京东若想说服商家多平台运营,吸引用户从美团、饿了么转移过来,就得投入大量资金搞补贴、做地推。
相比美团“外卖+到店+酒旅”的本地生活闭环,以及饿了么与阿里生态(支付宝、高德)的联动,京东外卖的协同效应可能较弱。外卖行业依赖本地化运营,需要大量地推人员和丰富的区域运营经验,这对京东来说可能是个难题。
除此之外,成本压力大,行业利润低,骑手工资、补贴等费用高昂,若长期靠补贴抢占市场,京东的整体盈利可能会受到影响。
据钛媒体报道,有行业人士认为,京东做外卖或许只是虚晃一枪,最终落脚点应是即时零售这个大盘子。
事实上,美团和饿了么都已将即时零售(近场电商)视为重中之重,美团的代表是闪电仓,饿了么则推出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比如霸王茶姬旗舰店。京东也许也看出了即时零售的前景。
不过京东这次能否成功逆袭,实现“三国鼎立”?谁也说不准。但无论如何,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于商家和消费者而言,总归是一件好事。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发布于:广东
相关推荐
外卖“双雄”变“三国杀”,京东下场真能干翻美团、饿了么?
杀入美团、饿了么腹地,京东外卖劲儿有多大?
外卖0佣金!京东掀桌子,但美团饿了么可能并不care?
Uber收购动作引发巨震 ,美国外卖“三国杀”有望诞生“美团”?
美团外卖,真的被饿了么反超了?
“小透明”饿了么:是否还能逆风翻盘?
饿了么百亿补贴“防守”美团
美团外卖与饿了么“不同解”不是公关问题,是战略问题
即时零售“三国杀”
饿了么美团巷战:火拼30万亿市场
网址: 外卖“双雄”变“三国杀”,京东下场真能干翻美团、饿了么?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3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