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最有性张力的是一个太监。”
影视剧里的性张力担当总要缺点什么。傅卫军缺耳朵,萧寒缺信心,孟宴臣缺爱,进忠公公缺生殖器。
随着《如懿传》再爆“人淡如菊”“懿症”“煮葱烩”“摇香菇”等等热梗,剧里那些“被苛责的反派们”也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线。
其中以魏嬿婉和进忠公公的“近卫”CP为最。
B站一条标题为《紫禁城掌管性张力的神》的视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播放量近230万。该博主半个月后发布的另一条CP相关视频,播放量也超过了160万。
反派主仆、太监文学,在对如懿的解读之外,人们渐渐燃起了对这个禁忌CP的怜爱和动容,也把进忠公公捧上了“如懿传性张力担当”的宝座。
太监文学成为《如懿传》黑马不是意外。进忠被成功地塑造成真狠辣也真痴情的非典型太监,魏嬿婉在如懿的对比下更能够引发观众共鸣。两人从乞怜到暧昧到纠缠到反目,感情故事完整和谐。比起看到主角团队草台班子式的成功,或许观众就是更不想看到魏嬿婉团队铜墙铁壁的崩塌。
其实,太监文学早就以男频的形式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女频市场,要么是被改成副CP,要么是把真太监改假太监,要么是流量傍身却高开低走,似乎已经走到屡试屡败的境地。
不过好消息是,创作者仍没有放弃尝试,市场也在等待太监文学成为影视改编的“紫薇星”。
太监文学,怎么就赢了官配?
即便有“懿症”屡次发作的大前提,魏嬿婉和进忠公公这对“贵妃X太监”的CP能火,在不少人看来,还是有点荒谬。
从设定来看,他们是晋江“对照组”,本该阴暗爬行,为男女主惊天动地的爱情插刀,最后因为“恶女”身份被万人唾骂。
CP中的一人,还是大众印象不佳的太监。
在观众眼里,宦官是封建时期阿谀奉承的集中体现,皇室秘辛的见证者,是皇权走狗或是皇室打击外戚、朝臣的工具,导致社会动荡的要因。他们往往嗓音高调、相貌阴柔、心狠手辣、狗眼看人低,在名利场里攀龙附凤的同时,又免不了与宫女对食。
在影视作品里,除却《龙门飞甲》里的雨化田、《清平乐》里的梁怀吉等小部分角色,大多数宦官都不算美型,有些甚至神经质。譬如《绣春刀》魏忠贤、《天下第一》里的曹正淳以及《神话》里的赵高。
“近卫”这对太监文学能够上桌的原因,一是在人物的塑造上,二是在关系的塑造上。
进忠这个人物的奴性不重。
他享受对权力的追逐和利用,手把手教魏嬿婉怎么活下去,手刃敌人,又能轻巧地除去了自己的竞争者。嘴里唱着“奴家我一跳身守空家”,身子却是腰板挺直,步子不缓不急,手上总是轻拿轻放,动动嘴就能让人生不如此。
“不奴”的心理和奴才的身份撕裂冲突,点头哈腰的同时高高在上,巧言微笑的同时精神掌控。疯得理所当然,疯得正大光明,“把一个太监演出了王爷的感觉”,也就增加了角色的性张力。
魏嬿婉则是能够引发观众共鸣。
在如懿组的对照下,魏嬿婉先是有了一种因霸凌产生的黑化正当性,又展现出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一人打三个的高光表现,既符合当下女性观众的审美,也满足了观众对于宫斗水平的要求。她从始至终建立在一个自洽的逻辑里,因此也显得更加生动,更加容易被理解。
这样的人物塑造,让CP拥有了强张力的底色。
魏嬿婉和进忠的关系,随着故事的进行,有了身份和地位的明确转变。
被欺辱的魏嬿婉,从在雨里求救,成长到亲自设局杀了恩人进忠公公。反派成长系女配,注定要撕破太监自以为是的疼爱,从被掌控走向掌控,从“虚假”的亦师亦友,走向真正的相爱相杀。
在这两个阶段过渡的暧昧期,可以视作感情线中最为“裸露”的一部分。进忠魏嬿婉之间的摩擦,魏嬿婉面对进忠的娇嗔,不论真假,都是糖点。而禁忌感和BE结局,也为这对太监文学添上了浓重的一笔,痴情的人本无情,无情的人才痴情。
相较之下,男女主更像是一对苍白的青春疼痛校园文主角。
如懿是不愿进入宫斗的、一味追求后位和情分的清高恋爱脑。她和“大龙”的关系,是只有在被对方选择之后才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的、隐形又坚固的别扭上下位关系。
所以一切的呈现,都和如懿本人一样,淡淡的、怪怪的。
无论是《如懿传》荒诞的长尾效应,还是措不及防的配角上桌,似乎都在彰显着当下观众对于娱乐产品的解构能力和接受度,正在急速扩张。
男频VS女频,太监文学的二象性
那么回到更大的层面,太监文学在影视剧中,真的吃香吗?
女频题材里,太监文学似乎总是作为不可说的禁忌出现,也总会遇到迫不得已的改编。
原本描写福康公主赵徽柔和内侍梁怀吉爱情故事的《孤城闭》,在被改编成剧集《清平乐》时,把主角改成了宋仁宗赵祯和光献慈圣皇后曹丹姝。
原著中通过梁怀吉的视角,展现了福康公主悲情的一生——被父亲意志定夺终生的赵徽柔,反抗一生、呼救无门,最终早早凋零。主副CP的变更,让剧集主线从禁忌爱情和婚恋悲剧,变成了赵祯的大男主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著的凄凉悲剧感以及封建大家庭的阴暗面。
《君心藏不住》《浮图缘》《惹不起的千岁大人》的男主角则都是假太监,归根结底更像是在太监文学的禁忌感上,兼容普世更容易接受的传统男强女弱式爱情。《斛珠夫人》改编成剧时,也把陈伟霆饰演的男主角方诸,从真太监改成了假公公。
改编自咪咕阅读《皇帝中二病》的小成本剧《愿我如星君如月》,算是另辟蹊径,让女主假扮太监和皇帝谈恋爱。比起传统的太监文学,更像是和双男主题材的融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太监文学在女频题材里,似乎很难独立存活和生长。虽然大部分作品提供了观众对禁忌爱恋的需求,却几乎无法在剧集中真正展现这段略显畸形的关系中,女性的上位感和在肢体残缺之外带来的纯爱感。
编剧沫沫也表示,太监文学对于大部分创作者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难点在于,大家无法确定是否要做真正的太监题材,以及敢不敢承受真太监可能面临的受众小众化以及边界探寻问题。
“就算有原著,要保证对各方边界的完美把握,也是很难的。”
其实,太监文学,早已不是影视圈惊世骇俗的题材。
早间最为观众熟知的太监题材作品,应该是《鹿鼎记》。市井之徒韦小宝,意外进宫侥幸逃脱“净身”,不学有术、见风使舵、溜须拍马却一路升迁,轻松与各方周旋,还成了英雄、开了后宫。
《鹿鼎记》的存在,似乎就是在证实,太监文学有着男频赛道里足够的“爽感”土壤,只不过主角一定要是假太监。从更深一层来看,《鹿鼎记》饱含金庸对于儒家道义的绝望和对封建社会的极度批判,但不可否认,这样一个表面极其荒诞的文本,一个“无能者”的成功,恰恰是门槛最低且趣味性最强的体裁之一。
这样的爽是多维度的,也是完全契合男频受众审美的。事业、亲情、友情、爱情,假太监实现了男性的男性幻想高度集中。
这样的释义之下,今天更多的太监文学,出现在了短剧而非长剧中。
约10000部短剧剧名中,有27部含有“太监”字样。包括但不限于《从太监到天子》《极品假太监》《混在后宫当太监》。(解码万部短剧起名:一场关乎中国人“完美人生”的极致狂欢)
在更加注重下沉市场,面向“三保”人群的短剧里,太监文学似乎可以以更原味的尺度,满足男性受众的不同需求。譬如后宫、飞升、甚至NTR。
太监文学,何去何从?
女频夹缝,流入短剧,虽然有近卫这样冲出来的黑马,但不得不承认,如今留给太监文学表现的舞台并不大。
一方面,从题材来看,清宫戏早已度过《雍正王朝》《还珠格格》《步步惊心》《甄嬛传》等剧高产的年代,因为各方原因,陷入了断代期。对古装的追求,落到了普通古偶、仙侠、武侠的身上。
清宫设定,在剧集中屡次被修改。譬如《卿卿日常》将原小说《清穿日常》的清朝背景,改成了架空设定。《为有暗香来》把原著中的皇帝改成了香药世家的家主,皇宫变成了家宅。《延禧宫略》之后,除了最近被再解构的《如懿传》,似乎再没有大众印象里,热度较高的清宫剧了。
与此同时,在当下的影视剧中,严肃文学改编的比例越来越高,这类IP中出现太监文学的可能性少之又少。
当然,除了简单的男女频划分外,《苍穹之昴》《公公出宫》等以太监视角,展现清末历史的剧集,也曾经精品频出。但这类作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还是非主流。
另一方面,太监文学的创作、改编难度有目共睹。
除却上文提到的文本边界感,演员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这种角色很难达成双向奔赴。
“其实还是有很多男艺人不愿意演太监,尤其是真太监。而且太监对于男艺人的形象、气质、演技都有要求。丑了会进入古装丑男的耻辱柱,太弱会被骂娘,太强势又不像个太监,还要求演员得用特殊的腔调说话,人选的限制性太强了。”艺宣糖糖坦言。
但创作端并没有停止对这个题材的追逐。
2023年11月,晋江著名太监文学《观鹤笔记》官宣影视化。在这之后,“男主人设会不会改”“到底谁能演”等质疑和迷惑频频出现,各方接连爆料,关注度居高不下,剧集的改编情况却仍旧扑朔迷离。
一个事实是,晋江收藏量已过42万的《观鹤笔记》,即将成为验证这类题材是否能在市场通行、以及是否适应剧集改编流程的银针。去验证太监文学究竟是一场无法实现的镜花水月,还是像双男主一样,足以炒热行业的下一个垂类赛道。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河豚影视档案 (ID:htysda),作者:无邪
相关推荐
林黛玉发疯文学背后的流量密码
从“废话文学”到“鬼打墙文学”:浅析网络流行用语的排浪式消费
确诊式文学:以“病症”为名的精神宣泄
“废话文学鼻祖”陈印泉: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对话中信资本张懿宸:异常艰难的收购后 能否在中国再造一个GNC
太监王振:玩弄皇帝于鼓掌,视朝臣为草芥
太监与宫女的“对食”和“菜户”分别指什么?
“小红书”不红了?
九十年代文学是灰色的
移动阅读的趋势,在文学IP产业链上乘风破浪
网址: 《如懿传》为何捧红了太监文学?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17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