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清明节,有人用AI“复活”亲人

清明节,有人用AI“复活”亲人

出品 | 电商头条   作者 | 风清

这个清明,“AI复活”火了

谁能想到,今年清明节,最火的话题居然是AI。 前两天,抖音官方发布了一则《抖音关于清明期间内容创作的提醒》,里面有一条提示格外引人注目:未经逝者生前同意或逝者家属授权,请勿利用 AI 或其他技术手段 " 复活 " 逝者。

图源:抖音安全中心

什么?AI还能让人死而复生?原来,这里所说的“复活”,是指让逝者在虚拟世界中重现。只要利用AI技术将逝者的文字描述、图片、视频和声音资料输入AI算法模型,让数字模型学习逝者的语言习惯和家庭背景,就能生成一个逝者的数字形象与生者对话,其语气、面容、神态几乎和真人一模一样。

如果你看过电影《流浪地球2》,就会知道里面的“丫丫”也是一个用AI“复活”的数字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幻电影中的设想逐渐化为现实,只不过以当前的技术还无法还原逝者的意识,只能尽可能模仿逝者生前的行为。

电影《流浪地球2》里“复活”的丫丫但即使如此,AI“复活”依旧十分火爆,从上个月以来一直引发公众热议。 3月1日,知名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的年会上,商汤创始人汤晓鸥数字人现身,一边笑一边和大家讲起了各种热门的段子。

商汤科技年会上的数字人演讲

然而汤晓鸥本人已于去年12月因病去世,在年会上讲脱口秀的是他的AI数字人。作为一家AI技术公司,商汤科技靠“复活”创始人展示了自身的技术实力,同时体现了科技人独有的情怀。 自此,AI复活技术在网上火了起来。

3月中旬,有人用AI“复活”歌手李玟,视频中的“李玟”坐在镜前暖心回应粉丝关切。有网友表示:“听到你说话的那一刻,眼泪都出来了,此刻很希望是你真实的还存在……”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对逝者的不尊重。

图源:微博

另一位音乐人包小柏则是亲自学习AI技术,经过反复尝试、训练后,他如愿复刻出了“数字女儿”,不仅可以即时回应对话,前阵子妻子生日时,“女儿”还为妈妈唱了一首生日歌。包小柏感慨:“对我而言,AI可以让我明确地知道,能把思念的模式换一种工具来表达。”

就这样,AI复活的热度延续到了清明,在这个表达哀思的节日里,“复活”亲人再次流行起来。

“AI复活”成了一门生意

任何现象级的技术,都能被人找到生财的门道,从而发展为一门新生意,AI技术也不例外。 清明节前,在电商平台上就能看到不少商家提供AI“复活”服务,价格从20元到1000多元不等,已有不少人下单。甚至在某些二手交易平台,还有人提供更高级的定制化“复活”服务,价格高达上万元。

图源:淘宝

原来,面向不同需求层级的消费者,商家们提供了不同效果的“复活”服务,出价越高服务就越完善,效果就越逼真。

花20元,只能让逝者的老照片动起来,比如眨眼睛、微笑、转头等; 花100元,可以看一段逝者说话的视频,但声音是由AI自动配音; 花1500元,就可以真实还原真人的声音、动作和表情,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还能实现实时视频对话,内容由语言大模型根据逝者生前语音资料生成; 如果是永久化的AI数字人,需要的钱就更多了,可能需要数万甚至数十万元。

或许有人会问,明知道这些“复活”的是“假人”,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花钱呢?这门生意是如何跑通的?

先从需求上看,“复活”亲人是一种非常广泛的需求。就像人们会借助逝者的遗物表达思念一样,“复活”出来的数字人也是人们寄托思念之情的载体。有时候光是听到逝者的声音、说上几句话,就足以宽慰人心了。

再从收益上看,AI“复活”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只要有一套视频制作软件和大模型的接口,就可以重复生成数字人,利润空间十分广阔。而且由于是虚拟商品,连物流都不需要,只要懂点技术一个人就能单干。 甚至,这项技术本身也能成为商品。一些卖家一边接单,一边“开班收徒”,靠教人使用AI技术赚钱。

可以看到,AI复活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上游是AI大模型厂家,即算力提供方;中游是商家,即视频制作方;下游是一般消费者,即逝者的家属。

这不禁令人感叹:即使一个人不在世了,依然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AI复活”背后的隐患

AI复活的技术虽火,但其背后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隐患。 首先是侵权风险和安全风险。拥有这项技术,意味着只要有影音数据,就可以为任何人制作“复活”视频,因此一逝世的公众人物很容易被拿来“消费”,肖像权受到侵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AI李玟”并未经李玟家属同意就被发出,用作引流推广个人业务。随后李玟母亲发布了一则律师声明,称这种“复活”给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和二次伤害,要求下架所有“复活”的李玟视频。

同时,既然可以制作逝者的AI视频,同样也可以制作生者的AI视频。如果有不法之徒利用AI制作视频诈骗,比如亲友的“求救”视频,甚至实时“换脸”对话,很容易让人上当。由于潜在的巨大安全隐患,这项技术应得到更严格的限制。

那么,如果是逝者家属出于思念使用AI“复活”,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也不尽然,这涉及一个伦理问题:一个人逝世以后,其“数字遗产”便任由其他人支配了吗?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常提到让逝者“安息”。

但如果其数字人形象一直存在于世间,这算不算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得安宁”呢?

更重要的是,站在生者的角度看,过于依赖AI复活,也会阻碍他们接受死亡、走出阴影。人死不能复生是世界运行的规律,无法改变,只能接受。

如果是“过渡期”尚可借助AI缓解悲痛,但长此以往,将无法开启新的人生,一直活在过去中。

总之,AI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消费死者,也能够安慰生者,用得好将造福人类,用不好则贻害无穷。

发布于:广东

相关推荐

清明节,有人用AI“复活”亲人
AI时代的清明节,“复活亲人”会成为新型祭祀吗?
清明时节,AI“复活”亲人需要注意什么?
AI复活亲人:数字人技术引发商机
AI“复活”逝者,规范才能“长寿”
AI“复活”亲人,重新定义生死边界?
抖音提醒:清明期间慎用AI复活技术
“AI复活”,安慰还是生意?
AI“复活”是当代人的招魂术
清明节,除了烧钱还能做什么?

网址: 清明节,有人用AI“复活”亲人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14271.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