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为什么物质富足之后,人们却被外物所累?

为什么物质富足之后,人们却被外物所累?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深夜刷怀旧向短视频,总会被一些八九十年代的老物件触发回忆的开关。掉漆的木柜,凹陷的皮沙发,笨重的旧电视,遍布大街小巷的“二八大杠”式自行车……共同勾勒出了一个物质虽然贫瘠,但幸福感颇强的年代。

如今,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但人们似乎却总感觉被外物所累。物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琳琅满目的物品被塞入我们的生活,物流的普及让远方的物品变得触手可得,但消费的爽感仅限于下单的那一刻,人们开始为如何用有限的空间收纳更多的物品而烦恼,“断舍离”的观念风靡。

如何重回人与物的和谐关系,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青年学者王小伟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副教授。作为一名教授科技哲学的老师,研究并思考人与物的关系是他的专业课题。新书《日常的深处》中,他以自身经历为基础,从物品切入,刻画了几代中国人共同走过的一段集体历史,并从科技哲学的角度尝试解答他内心,或许也是许多人内心的疑惑:

为什么自行车比汽车似乎更能承载一个家庭的情感?为什么柴火灶比煤气灶烧菜更香?为什么物品在过去如此金贵,仿佛是家庭的一个成员,现在却成了纯粹的商品,只剩下干瘪的使用价值?

王小伟说,过去的生活有其独特的质感,虽然我们无法真的回到过去,但从过去的生活中获得的启示,却能帮助我们在当下更好地生活。

以下根据王小伟的讲述和书稿内容整理。

我们为何怀念20年前的生活

前段时间,我回了趟老家。

临走前,我在老房子里转悠,拿着手机在房间里到处拍照,希望把房里每件物品都录下来,留在夜里偷偷看。

在一个角落里,我发现了一个木头做的洗脸架。那是父母结婚时,母亲的娘家给的陪嫁,跟着我们搬过几次家,如今已经很旧了,有一条木腿腐蚀严重,颜色也从原来的鲜红色褪成了棕褐色。

我当时就想把它修旧翻新一下,再带回现在的家。即使它可能和现代化的装潢格格不入,但它就像是一个通向旧时光的门厅,每次看到,就会触发我对过去的回忆。

这两年,我发现自己和身边许多人都开始刷怀旧短视频,对八九十年代的老物件表现出深沉的感念。

一方面可能是人到中年,眼窝子变浅,内心比较脆弱;另一方面,那个年代确实有值得怀念的地方,虽然物质不是那么充沛,但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很厚实。当然,我们不可能真的回到过去,真让人回去也没人同意。但是,我们为什么想回到过去?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在这三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房子来说,在我的印象里,80后小时候,房子还没有成为一个话题,因为它作为一种必需品通常是得到保障的,只要单位还行,工龄够长,家庭人口够多,总归能有一个地方住,一家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筒子楼里是很常见的事。

大概从1998年开始,为了缓解住房紧张,中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房地产改革,逐渐终止了住房分配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78年,中国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6.7和8.1平方米,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39.8和48.9平方米。

房子整体上是宽敞了,但它也多了一个属性,那就是“资产”。很多人买房子并不是要住,而是想通过房子发财,作为资产的房子主要是为了变现,因此也流动性很高。

很多资产配置专家会告诉你,房子最多就住十五年,之后就没什么价值了;老房子不批贷款,流动性差,如果不是学区房,应该趁早出手。这种看法从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看,其实挺中肯的,但仔细想想,不免让人不寒而栗。

家是什么呢?家是一个锚点,需要钉在一个地方,几世人住过,房子就像核桃一样盘出来了,开始焕发光泽。但是将房子首先看作资产的人,很难投入居住,无论是在装修、私人物品的摆放乃至于整体的情感投入上,TA都将自己看作一个过客。

回想小时候住在父母单位分的筒子楼里,虽然拥挤,居住状态却比现在好很多。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熟悉,人际交往很丰富。早期的筒子楼,厨房在阳台上,一户做菜,家家闻香,每家吃什么,怎么吃,都是公开的。各家掌勺的还经常一起交流厨艺,小孩子也常吃百家饭。那种热烈的、浓郁的社群感是最好的饭菜增香剂。

现在因为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真正做饭的人也变少了。家里如果没有老人,夫妻俩能点一年外卖。年轻情侣则更喜欢去商场吃饭。

美国的技术哲学家阿尔伯特·伯格曼认为,传统的家庭聚餐具有重要的存在论意义。他将家庭聚餐称为焦点事物,焦点事物和消费事物的不同在于,前者通过操劳和身体性的投入,不断生成意义感,而后者就是买卖关系,会造成巨大的精神空虚。

买菜、择菜、做饭甚至刷锅洗碗,都是制造、充盈生命感的重要活动。有人买菜才有人择菜,有人择菜才有人做菜,两口子分工,就能感到对方不可或缺。天天叫外卖的两口子是容易散伙的。

我时常觉得,焦虑和抑郁的反义词是日常。现代人之所以会频繁地感到痛苦,就是因为丢掉了日常,生活里只剩下一堆截止日期和KPI,缺少鲜活的细节。我们习惯说自己没时间做饭、晒太阳、养鱼养花,但其实只要你觉得日常重要,你就有时间。

电子产品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负责教授科技哲学。

科技哲学是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它主要的研究方向分为两块,一个是科学哲学,讨论什么是科学、科学为什么是真理、科学发展的规律等等这些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分析技术如何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可能大部分人会觉得,手机、眼镜、汽车这些物品只是中立的工具,为我们使用和摆弄。其实不见得这么简单。技术人工物(俗称“东西”)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看法,你的生活方式,以及你对世界的感知。这一点在电子产品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我用电视来举例。在80后小时候,不少人家里已经有了电视。坦白讲,电视对我们这代人的陪伴要远超父母。童年时我经常被一个人扔在家里,门从外面反锁着,等待父母下班的时间里,电视给了我不少慰藉。

在那个年代,电视不单是简单用具,它还代表着一种身份,象征美好和现代的生活。在很多人家,电视被摆在了八仙桌上,和福禄寿喜四大神仙放在一起,电视成了“科技神”。

过去,一家通常只有一台电视,全家人一起看电视,抢遥控器的情况时有发生,看电视成了一项家庭活动,把全家人凝聚在一起。而现在,家里每个房间都有一台电视,甚至人人手里都有一台——网络电视的终端大量繁殖,手机、电脑、IPAD都可以成为电视。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的场景,或许仅限于每年看春晚。

当所有电子产品都在竭力榨取人的注意力,很多人就会对电子产品产生过度依赖。

我曾经试过戒手机,因为觉得刷手机占用了我太多时间。最后当然是失败了。早期的手机只是一个通信工具,但现在,手机成为一种平行世界生产机。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内容都被数字化了,手机甚至变成了身份证,动不动还要朝人展示,变得不可逃离。

手机技术的发展,确实让我们获得了一定的便利性。但其危险之处在于,手机的逻辑会让我们逐渐认为,虚拟现实比物理现实更加真实——既然用手机就可以点外卖、买东西、看风景,那么做饭、逛超市和远足则会被视为一种麻烦,需要割舍掉。而操劳和辛苦,恰恰是日常生活的重要构成要素,长期沉浸在虚拟现实里,人对真实生活的想象和感受会变得越来越贫乏。

另一个让我想要逃离手机的原因是,每天刷手机上网冲浪,我老觉得自己被某种特别强势的消费逻辑宰制了。

我喜欢下棋,原先上网看别人分享下棋相关的技巧,真的是纯分享,大家建一个小社群,都在聊下棋的快乐。现在刷小红书,有人昨天还在说下棋的事,今天就开始带货了。宇宙的尽头变成了带货,短视频、直播、电视节目的根本目的都是兜售商品,我们的生活处处被广告笼罩。

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说过,个人作为消费者是自由的,但只能作为消费者则是不自由的。在消费社会中,人们的一切欲望都被经济化了,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寻找新的商品,喜新厌旧成了一种美德。我们将变成只懂消费的人,人将成为消费社会的工具,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你如何接物,就会如何待人

记得小时候,家里每添一样东西,全家人都精神振奋。在过去的岁月里,物件是如此金贵,仿佛是家庭里的一个成员。

而现在,到处都是东西,随时可以获得,广告商不断地制造虚假的需求,这就使得人对物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不再愿意对物品投入浓烈的情感,物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退化成一个单纯的商品,只剩下干瘪的使用价值,而人也总是感觉到被外物所累,“断舍离”的观念开始风靡。

我们和父母这代人,对待“物”的方法差别很大。老人爱囤东西,家里的各个角落,都堆满了年代久远的老物件、瓶瓶罐罐和买完东西舍不得扔的塑料袋。我原先对这种囤积行为很不满,因为这些杂物会让本就不大的房子更加拥挤且凌乱。

后来我看到一个名叫《物尽其用》的展览,艺术家宋冬展出了母亲毕生搜罗的各种物件,满屋子的物品展示着一个普通人的一生,那个画面深深触动了我。我突然觉得,一个人的一生,就是由这些琐碎、庞杂且无关紧要的细节组成的,所有的生命痕迹,都在这些物品里。

老一辈人特别惜物。在他们心里,当下用的东西是要保留的,而老的东西也不能丢。一方面是因为旧物附着了他们的心血和重要的生活记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看作有未来的人,如同老人经常说的那句话,“这些东西不要扔,以后还能用得到”。

作为一个中年人,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你会明白“断舍离”是无法维系家庭生活的。三代人住在一起,房子里势必会不断地“长”出瓶瓶罐罐和塑料袋。你一开始可以对抗,对抗一段时间后就会觉得很无力,因为那是真实的生活场景,生活就是多样的、混乱的、没那么整洁的,你只能接受。

自从接纳了家里的瓶瓶罐罐,我和父母的关系也好了许多。有时候我想,每一次,母亲掏出一个藏好的塑料袋去买菜,对她来说,或许是一次心灵的治愈活动,就和她和父亲每天坐两小时公交,只为买到便宜两毛钱的菜一样,都是一种他们珍视的生活体验,不必批判和阻拦,他们觉得快乐,那不就行了吗?

中国人经常说待人接物,接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待人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对物品抱有粗糙的态度,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难以睹物思情,也从来不保留任何过去的记忆,这个人可能会变成一个冰冷的人,精神世界会很贫瘠。

所以我建议大家重新审视物品,要把它当做生活的方法,而不只是一样东西。要学会感受物,珍惜物,重视物对于你生活的介入,接受物的指引。比如在家里摆放几件有共同记忆的老家具,有意识地把重要的票根保留下来,出去玩的时候要注意感受物给予的启示,要能够看到时间如何在一块石头上留下了痕迹。

《日常的深处》 王小伟/著

至于现代技术的发展,我认为我们应该保持一个审慎的态度,至少不能毫无保留地拥抱现代技术,认为技术的进步全是积极的,而对它没有任何审查。

未来的技术会给世人呈现出一个近在眼前而又永不能及的理想生活,但真正的幸福属于触手可及的每个当下。好在对于中国人来说,想要重回人与物的和谐关系,只需要把时间倒推三四十年,就能获得不少灵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十点人物志 (ID:sdrenwu),作者:灯灯

相关推荐

为什么物质富足之后,人们却被外物所累?
有些东西,你为什么总是戒不掉?
为什么今天的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而不是反物质?
脑洞大开,科学家Nature发文:人工智能之后,“智能物质”计算崛起?
为什么高智商的人都很冷漠?
为什么互联网越发展,人们越追求真实?
宇宙物质起源的证据,找到了?
蓝晶微生物FM李腾:用合成生物学来重塑物质世界
被父母扫兴的人,尝试在自我养育中重生
生命物质中是否潜藏着新物理学?

网址: 为什么物质富足之后,人们却被外物所累?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09181.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