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听到最多的两个字,是“暴富”,现如今听到最多的两个字,是“踩坑”,财富往往随着“踩坑”而元气大伤,让人唏嘘感叹。
不同以往,这轮“踩坑”似乎较为普遍,无论是顶豪,还是中产,亦或是普通百姓,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今天说几个有点励志的财富故事,供大家琢磨。
一、富豪的轮回
阿豪不算是顶豪,但在他们二三线城市也算是有头有脸的富豪。他原本是经营苦逼的实业,早几年得高人指点,通过资本运作,将名下企业卖给某上市公司套现近十个小目标,实现了终极财务自由。品尝到资本运作的奥妙,人生也仿佛开了挂,他搬来大上海,还去混了个名校EMBA,从此再也瞧不上那群土老帽的企业朋友,天天跟各大金融和投资机构混迹在一起,变身成了职业投资家,资产配置娓娓道来,风口赛道宏大叙事,他自诩地说:“在投资圈,我比别人懂实业,在实业圈,我比别人懂资本运作,讲宏观,我比Dr.任头发多”。
可惜纵使他满嘴晦涩的投资术语,也掩盖不了其半瓶水的底色,在各路机构和美女顾问的众星捧月般的簇拥之下,投了一堆热点项目,从VR到新消费,从PE基金到FOF组合,有求必应,有好事者形容他潇洒投钱的动作是:撒钱王者。
还没等到收获的季节,投资组合就开始“雷”声不断,他盘算了一下,说赚的钱已折损大半,不过他运气也很好,当年高价收购他家资产的上市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迫切需要处置资产来保命,他原先的那块资产,以他现在的资金再略微加点杠杆就可以再买回来。
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他开心地说:挺好,如果能收回来,他就重整旗鼓,运作一番,再卖给别家上市公司,东山再起。
果然是脑回路清奇的王者,问他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以传授,他说:“做了这么多股权投资,方才明白,敢情这PE跟公募基金一个套路,都是玩赛道的,除非钱足够多,否则根本投不过来,纵然我投的赛道堵死了,人家PE还是可以捧着其他赛道讲故事,最后我只是觉得我投的赛道不成功,纯粹是我眼光不行。”
二、土豪的格局
阿土虽然算不上富豪,但却是真土豪。住在北京市中心大几千万的house,名下经营着一家公司,专门给垄断的大企业做配套,业务稳定,利润可观。这么好的资源,确实是他后天自我奋斗努力获取的,所以他做事格局开阔,思路清晰,情商智商双在线,一看就是人中龙凤那种。
手里闲置资金多起来,就开始琢磨财富稳健增值和家族传承。家办也办了,资产配置也配了,他把他经营企业的理念平移到财富管理中——“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旦通过了他的考察和筛选,获取了他的信任,那他就放权交给投顾和管理人去打理了。在多位投顾的殷勤服务下,他均匀配置了一堆地产非标产品,为了保持流动性,又配置了某民营财富的资金池,十几款产品,合计超过“1个小目标”。
兜兜转转打电话给我,让我帮他盘盘他这些投资还能回来几许?我只好安慰他,只要底层资产扎实的非标产品,应该有比较大的保障,其余的都是拆盲盒,看运气吧。
他说,以前投资,都会认真看看底层资产,久病成良医,投什么赚什么,从来没亏过,时代的运势和资管机构的刚性兑付让他一度产生误解:投资如烹小鲜。
后来他索性就做了撒手掌柜了,但他奉行的一条铁律,就是“绝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谁曾想却扔进未知深渊里,不过他依旧乐观,坦言投资本就应风险自担,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去努力挽救,格局瞬间拉满。
三、金融中产的反思
为什么要特意表明是金融中产,因为这个群体特征鲜明,相较于其他中产阶层,他们自身有很强的专业背景,不易被忽悠,特有主见,他们的财富配置,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阿金是位金融才俊,名校毕业,又在多家资管机构浸淫多年,涉猎颇广,从饼子到早利雪球,从母猪产后护理到光刻机维修,从垃圾债到股票打板策略,皆是亲力亲为,几乎不相信资管机构的产品,每天除了忙碌工作外,还像个八爪鱼一般,精力无穷地把各类账户都得打理一遍。
他给我看过他琳琅满目的投资群,几十个置顶群聊,时刻都得扫一遍所有讯息,十几个APP和新闻终端,消息通知此起彼伏。与他闲聊,最是长见识,不过得忍受他每隔几分钟扫一下手机的坏毛病。
他说他最怕的不是踩坑,而是漫长的会议,因为一旦失去了手机,他就仿佛没了主心骨,他的命运也失去了掌控。
因为过度的自信和执着,所以他经常会加杠杆,好些投资都是巨亏,只有配置最少的饼子和N指,给他回了点血,一顿操作猛如虎,却身心俱疲,事后来看,兴许还不如梭哈A股,然后一心一意上班去。
四、小白的救赎
刚毕业没几年的小白,是个985毕业的IT理工男,收入不多但也卷到不行,他特别好学,他说他的工作就是青春饭,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35岁危机,他必须确保有笔投资的“睡后”稳定收入,为此他恶补金融和投资知识,单199到1999元的网上投资私享课就报了好多个。
他总结说,投资的专业性很强,所以他只做两类投资“基金定投”和“熟人投资”。
基金定投,他每个月收入的至少1/4会投公募基金,但他不是无脑买,他会做各种定量分析,什么夏普卡玛比率,什么业绩归因,玩得明明白白,经常也会盯着网红基金经理买,什么葛大妈、坤哥、东方红,他高度自律且相信国运。
熟人投资,就是特别相信他周围的朋友和同学,所以经常拼单在他们名下,去做一些股权投资,深信“人无股权不暴富”,这么严谨的理工男,却又经常头脑发热,往往就是看到熟人在微信里几句话就打款了。
他一直看空房地产,所以他坚决不买房。平时省吃俭用,连部“遥遥领先“的手机都舍不得换,所有的资金全部用来投资。
他盘了一下近些年的整体投资,不如钱放银行赚利息,不过他依然坚定看多,况且现在房价跌了去抄个底,也相当于赚了不少。
五、无处不在的K
近年投资圈有个段子:什么都不投资的人,可以跑赢其余90%的投资人。有些人因此用躺赢来自诩,其实未必如此。
很多身在券商和基金的从业朋友,因各种限制不能炒股,貌似幸运地躲过了股市的折腾,可面对层层加码的基金等金融产品销售指标和跟投要求,打肿脸充胖子,拉着七大姑八大姨的硬扛着冲进去。奖金还没影儿,却早就透支给了这波大回撤。
我那一帮在地产公司工作的朋友,不炒股不买基,坚定地参加“同心共享”“员工跟投”,或者“员工内部投资福利”,说是“知根知底”,哪里知道自家的公司狠起来六亲不认,员工投资不但毫无优先级可言,还得忍气吞声被老板拿捏。
在PE工作的朋友,业绩提成(Carry)似乎从来没见过,强制跟投却是必须的,无奈把银行消费贷都撸完投进去,谁曾想管理的基金苦等几年,标的公司半死不活变成了“僵尸基金”,只能熬着。
在乡下的二大爷,不懂什么稳健增值,甭管什么投资或保险一概不碰,宁可把积攒了大半辈子的钱为儿子在县城买套房子,儿媳妇还没找到,房子却是缩水三分之一,他说:“早买两年房,多打五年工,但为了孩子,什么都值”。
六、避坑指北
暴富的故事都是相似的,踩坑的各有各的不幸。
无论什么阶层,都躲不开时代的轮回,过五关斩六将,意气风发,但一次败走麦城就会折戟沉沙。
如何避坑呢?
1. 看清大势,看懂周期。任何投资尽量不能逆周期,既要考虑个人的努力,也得看看历史的进程。多留意吹哨人,多观测和甄别市场信号。
2. 相信常识和逻辑。完全不用在乎那些冠名堂皇的投资术语,就用常人最朴素的逻辑和常识去判断,如果通常的知识完全理解不了的,那就宁可不投。
3. 认准底层。虽然有些信托出险了,但底层资产又扎扎实实在资产和现金流管控,也可以用时间去换空间,但如果对底层一无所知,就像拆盲盒一般去投资,那就是在玩俄罗斯转盘了。这年头,坏人还是太多。
4. 自我认知。任何的投资,都是自我认知的投射。投资者适当性,得认真对待,对自己缺乏客观真实的评估,德不配位,往往会患得患失,迷失自我。
5. 贪婪和恐惧。贪婪和恐惧是最基本的人性,所以要时时刻刻做好自我斗争。当前环境下,宁肯恐惧,切勿贪婪,宁可右侧交易,切勿左侧抄底。时刻给自己做好财富的锚,指望投资实现财富跃迁,这种鬼故事还是不要相信了。
6. 相信专业。再口若悬河的管理人,再美的投顾小姐姐,再熟悉的同学朋友,再高大上的办公楼和PPT,都不要妄信管理人,时刻把专业能力放在最高等级的考虑。
7. 风险与收益并不一定对等。世界上鲜有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但却有大批的高风险低收益的资产。
七、财富如云烟
许多踩坑和投资亏损的朋友,状态大多很差,有人夜夜失眠,茶饭不思,让人犹见可怜,其实大可不必。
人生本就这样,境况好的时候,春风得意、纵马踏花,仿佛一切都是自己的能力,沉醉在人生的丰年里,却忘了世易时移、斗转星移、彩云易散琉璃碎。
多少富豪贵人曾经“珍珠如土金如铁”,但到最后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所以人生万象,各有悲欢,起起伏伏,命运总会眷顾努力的人,随时做好准备,从头再来,东山再起。
特别提醒: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黄非红i(ID:bigchamberlain),作者:黄非红i
相关推荐
我的钱去哪儿了?
学霸君去哪儿了?
支付宝年度账单来了 网友惊呼:我哪儿来这么多钱?
知乎去哪儿
实付款比机票行程单多198元,差价“去哪儿”了?
哪儿凉快,去那儿呆着
去哪儿CEO新年信:2020年全年盈利 创业精神在回归
去哪儿网CEO宣布人事任命,勾志鹏晋升总裁
去哪儿网CEO陈刚兼任途家CEO 称聚焦到核心业务
去哪儿副总裁:“大数据杀熟”等于自杀,价格变动系技术原因
网址: 我的钱去哪儿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03443.html